超威逐梦22年:科技创新为根、绿色环保为本

来源: 2020-05-23 08:28:24  
超威逐梦22年:科技创新为根、绿色环保为本

文/夏硕

1998年初,而立之年的周明明辞去“铁饭碗”的工作,怀揣多年积攒的8000元,来到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虹星桥镇租下了3间民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22年过去了,作为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已经将超威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拥有108家子分公司、香港主板上市、中国新能源(3.690, -0.11, -2.89%)电池行业排名领先的新能源集团,完成了从最初的行业“跟跑者”到如今的“领跑者”的嬗变。

不仅如此,超威还连续7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2019年,超威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4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0位,持续领跑电池行业。

身处浙北小城的超威何以取得上述成就?而这背后的原因,与超威二十余年如一日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重视分不开。

早在成立之时,超威便将科技创新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产业融合,坚持绿色发展,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围绕“从动力电池到动力系统再到电动车(船)系列产品”和“从储能电池到储能站再到储能系统”的两大战略发展路径,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引用,逐步探索打造了产业“生态圈”,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版图愈发清晰。

科技创新走在前

站在时间巨轮上,回溯超威的前世今生,就会轻易地发现:超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行业科技进步史。

1998年初春,春寒料峭中,周明明怀揣8000元启动资金,辞去公职,许下“要做中国人自己的电池、要做国内动力电池最大的供应商”的豪言壮志。

循着初心,周明明出发了。

然而,万事开头难!创业不久,周明明便遇到了首只“拦路虎”,攻克横亘在电池行业面前多年的技术难题并不容易。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首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难题,一番审时度势后,周明明想到唯有“搬救兵”,于是他“厚着脸皮”跑了十余所高校,经过反复沟通交流,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出现在了超威。

正是有了教授专家的专业指导、技术的加持,超威集团技术团队先后攻克了蓄电池中 10多项技术难题。2000年4月,超威的第一个产品——电动助力车蓄电池一经面世便一炮而红。因其性能检测指标优秀,短短三个月内,百余家电动系自行车厂家终止与洋品牌的合作,转而倒向超威。

2004年,超威集团销售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之前小打小闹、不声不响的超威开始在全国布局,超威时代拉开了序幕。

根据2019中国企业创新能力1000强榜单,超威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先进的电池技术成功入选电池行业上榜企业榜单。

“超威的目标很明确,将世界一流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引进到国内,完善浙江新能源产业链,为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助力。”周明明介绍。

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后,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便成为超威面临的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超威选择将目光投向全球。2012年开始,超威立足于科技创新,全面启动“走出去、引进来”的创新发展战略。在那之后,超威频频与全球新能源领域超级团队携手创新。

近年来,超威“黑科技”层出不穷,背后都不乏国际创新合作的身影。以超威和法国SCPS公司合作为例,超威获得了全球核心专有技术100项,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时间回拨到三年前,双方达成合作,由超威引进后者经过长达20年研发成功的锌镍电池相关核心技术,实施产业化工作。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锌枝晶短路及锌负极变形的问题,使得电池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是目前该领域中较好的。同时,它用途很广,且材料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被专家认为是未来能源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超威集团研究院院长刘孝伟介绍。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开发两条腿走路,超威和世界尖端团队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成功跻身国际新能源电池行业高精尖技术之列。2019年4月,由超威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资成立的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进入试生产,其全国首支钠盐电池正式下线,并在浙江杭州联通通信基站储能系统使用,率先成为国内建成投用的钠盐电池储能试点项目。

至此,超威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能够生产钠盐电池的公司。而该电池技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历经11年开发,并于2012年商业化应用于通信、储能和车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超威集团始终认为,投资于产品,可活十年;投资于技术,可活三十年;投资于人,可做百年企业。要想始终保持领先一步,归根结底在于人才。

因此,超威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实施人才领先战略,坚持“什么都可以省,人才研发投入不能省,还要逐年增加”,为超威集团向新能源的制造商、运营商和服务商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不仅如此,为了让人才为我所用,超威坚持“人才在哪里、技术在哪里、项目在哪里,就把平台建到哪里”,通过将研发机构建到人才的家门口,让高端人才就近开展研发工作。

目前,超威已相继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研究院和研发机构19个,其中海外研发中心10个。

超威集团放眼全球,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由当初的动力电池制造与销售商,向能源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的目标迈进,产业布局不断完善,研发机构遍布全球。在拥有3个国家和3个省级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携手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和院校,共同创立了19家研发中心,初步搭建了全球大研发、大制造、大服务的架构。超威集团目前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从低到高、从国内到国际的视野转变的过程之中,两大板块初具规模,真正体会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内涵。

绿色发展为底色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致力于企业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超威也在履行着自己的创业初心,持续助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倡导绿色能源 完美人类生活”。作为以科技创新为根、以绿色环保为本的企业,超威将绿色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底色,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发展之路,将“创新、融合、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推动产业绿色崛起。

作为全国电池行业11家清洁生产倡议发起单位之一,超威集团很早就开始试行清洁生产改造工作。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改进核心工艺,实现资源环境消耗的最低化,产品质量工艺的最优化。

在大多数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超威集团经营管理层想得更多的是“超威”未来的发展,想的是如何担当起行业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2006年,超威集团投入亿元巨资在行业率先开展“无镉内化成工艺”研究,并率先掌握了内化成工艺的核心技术。2013年,超威将投巨资研发的无镉内化成核心工艺的“源代码”向行业开放。

除此之外,凭借强大的技术、人才优势,超威集团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作用,牵头组建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中国电池产业绿色循环发展联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工信部门发布的《第四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显示,超威集团旗下的河南超威、江苏超威入选第四批“绿色工厂”,河南超威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安徽超威、金太阳(23.400, -0.07, -0.30%)公司旗下2个产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

截至目前,超威集团已有9个工厂入选绿色工厂,2个工厂入选绿色供应链,14个产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项目总数行业领先。

不仅如此,超威还以标准化输出的形式,助力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超威一共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59项,其中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22项,团体标准5项。目前超威还在参与《启停用铅酸蓄电池》《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国际标准起草工作。

与此同时,超威还将“绿色智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近五年来,集团每年投入重资用于电池制造的绿色改造及装备升级,引进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绿色智能制造生产线全面升级改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PACK系统智慧工厂建设,连铸连扎自动化生产装备、直接流母线节能充电装备、三级高效铅烟铅尘高效处理装备、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等,推进生产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提升。

以超威集团山东公司生产车间为例,一条电池组装生产线上,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一块块电池由“包片”到“入槽”“铸焊”再到“点胶”……一直到最后的“包装”,八道工序,仅需十几分钟便“修成正果”。据悉,该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创造出一条生产线仅16人就承担起日产1万件电池组装任务的奇迹。

如今在超威,智能化的影子随处可见。超威集团不仅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相关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旗下也有多家子分公司因较高的智能制造水平,成为各地政府力推的智能制造企业典范。